关节镜术后应立即进入康复训练程序
膝关节是我们人体最大、最复杂的关节,也是运动时最容易受伤的关节。近代医学的发展,创造了关节镜技术,让绝大多数膝关节的伤病获得了最佳治疗效果(如关节肿胀,滑膜炎,轻、中度的创伤性骨关节炎、关节内游离体、半月板损伤、交叉韧带损伤、急性关节扭伤、髌骨半脱位等)。
膝关节镜手术是利用关节镜(一根细管与一个微型摄像头组成)进行的微创手术,外科医生通过手术可以检查和治疗患者膝关节内发生的病变及损坏,目前被认为是对膝关节病变较好的治疗手段,具有创伤小、出血少、疗效确切、恢复快、并发症少以及手术瘢痕小等优点。
虽然关节镜手术创伤小,术后功能恢复迅速,但是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还是十分必要的!术后的康复治疗是保证患者最终能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。然而很多患者由于缺乏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,认为「伤筋动骨」就得静养「一百天」,反而导致膝关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活动度限制、关节粘连。
正确的做法是:关节镜手术之后你必须要立即进入康复训练程序。根据物理治疗师的康复训练计划,术后每周开展康复治疗、功能训练,规律的训练才能使膝关节重新获得需要的活动度、肌肉力量、肌肉耐力等,从而保证膝关节最终能获得最好的功能状态。
康复程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
膝关节镜下的手术有很多类型,从简单的半月板成形手术到复杂的韧带重建手术等。不同手术对膝关节的创伤大小是不一样的,术后康复程序也不一样。每个患者都应该有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康复程序,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功能锻炼总体来说包括三大方面:一是肌肉力量,二是关节活动度,三是负重及行走练习。不是所有功能康复都会顺利,特别是做韧带重建等大手术者。如果在特殊的锻炼活动后膝关节出现肿胀或疼痛,应该减少或停止锻炼,直到感觉好转,或者经相应的医疗处理。如果症状持续存在,请及时与医生联系!康复程序没有时间表,患者应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以及锻炼后的反应调节,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。
康复功能锻炼
1、肌肉力量练习
直腿抬高
◉ 直腿抬高练习:仰卧位,健侧膝关节屈曲,患侧膝关节伸直。慢慢抬起患肢,足跟距离床面约12cm,保持5秒钟。继续抬高12~24cm,再保持5秒钟。然后与先前的程序相反,放下12cm,保持5秒钟,再放下12cm,回到起始位置。重复10次。
◉ 坐位伸膝锻炼:在坐位时,膝关节从屈曲逐渐伸直,反复练习,加强股四头肌力量。
股四头肌力量较弱者往往不能自行完成直腿抬高练习,这时候可以在助手辅助下,将大腿抬高约90°,这是患者只需很小力量即可稳定大腿。患者可缓慢将大腿向下放,每次约10°,持续1分钟。反复练习后即可完成直腿抬高。
强化练习
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放置沙袋等重物,从1kg逐渐增加,4周后最大增至5kg。或者助手施加对抗的力量,患者对抗练习。患者也可自行用健侧肢体施加对抗力量帮助练习。
2、关节活动度练习
主动练习
◉ 坐位屈膝练习:坐于床边,腘绳肌收缩,屈曲膝关节。尽量往后屈曲。
2、关节活动度练习
主动练习
◉ 坐位屈膝练习:坐于床边,腘绳肌收缩,屈曲膝关节。尽量往后屈曲。
◉ 卧位屈膝练习:先直腿抬高至90°,双手交叉握住腘窝,利用小腿重力向下屈曲膝关节,再施加腘绳肌收缩尽力屈曲。
◉ 坐位伸膝练习及抱腿屈膝练习:在坐位时,膝关节从屈曲逐渐伸直,反复练习。坐于床面,屈膝。双手交叉握于小腿中段,向后施加拉力,屈曲膝关节。
◉ 终末伸膝练习:仰卧位,膝关节下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。伸直膝关节并保持5秒钟,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置。重复10次。强化练习:开始练习前,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,从1kg逐渐增加,4周后最大增至5kg。
◉ 俯卧伸膝练习:俯卧位,膝关节置于床沿,小腿伸出于床面以外,小腿重力下垂,伸直膝关节。